本篇文章953字,讀完約2分鐘
□李寶山宋長豐(綿陽)
父子三語客,千古文案四大家。 作為人文景區,眉山三蘇祠的門聯、題刻、扁額無數,但這個門聯最受矚目。 撰者為遂寧人張鵬翳,康雍兩朝享有天下第一清官的榮譽,其玄孫為詩人張問陶(張船山飾)。 聯中父子三語客,當然指蘇洵、蘇軾、蘇轍。 但是,文案4人到底指的是什么,那是很多意見。
一般來說,四人指的是韓愈、柳宗元、歐陽修、蘇軾,但為什么是這四個人的個體,語言焉不詳。 既然普遍都這么想,背后必然有其道理,但只有這個道理,似乎誰也沒說清楚。 因此,筆者調查了文案4大家的說法的來源。
在《辭源》中查閱了韓潮蘇海一詞,引用了一個實例,說“韓如海、柳如泉、歐如瀾、蘇如潮”。 韓柳歐蘇赫然齊名。 進一步驗證,明代大學者楊慎在《升庵詩話》中也引用了這句話,說這句話的李耆爵士是朱熹的徒孫,漢柳歐蘇羅列出來的,不是廢話。
然后又以韓柳歐蘇為關鍵詞進行檢索,最早的是南宋詩人王十朋的《讀蘇文》,其文曰:唐宋文案,不分優劣。 唐漢柳,宋歐蘇,四個兒子一起開車,不知道哪個是前面? 王十朋的文案寫于紹興庚午( 1150歲),距離此時蘇軾去世的建中靖國元年( 1101歲)只有50年。 然后,擔任眉州知州的學者邵博(北宋理學家邵雍的孫子)在《邵氏聞見后錄》中羅列了漢柳歐蘇。
南宋淳熙十四年( 1187 ),孫紹遠在《聲畫集》序中羅列漢、柳、歐、蘇:如論文案,班、馬固高男、漢、柳、歐、蘇為什么道歉? 孫紹遠尊重韓、柳、歐、蘇4人的文案,以更廣闊的歷史視野,指出漢、柳、歐、蘇的文案造詣班固和司馬遷。 此后,這種合并與應對成為常態,宋末元初詩人鄭思肖想起了父親的教誨: … … 熟讀左孟子莊騷、賈東漢柳歐蘇的書&hellip。 … 元代熊禾也說:唐宋以來,文案大家數量不少。 其立言卓然不滅者,惟漢、柳、歐、蘇最著。 《清史列傳》在贊揚劉大掾時也表示:“大櫆與古人得音節,兼莊、騷、左、史、漢、柳、歐、蘇之長。 誠然,從宋到清,漢柳歐蘇建立了固定的組合,其文案造詣受到歷代文人的尊敬,他們與莊子、屈原、司馬遷等一起,已經進入了立言不朽的行列。
所以,張鵬翳寫的千古文案四人指的是漢柳歐蘇,沒有任何疑問。 只是,現代人接受教育通常只是唐宋八大家的說法,延續千年的文案四大家的常識反而很少有人知道。
李志
標題:【快訊】韓柳歐蘇為什么是他們?
地址:http://www.thelaststrawstore.com//myjy/1704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