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927字,讀完約2分鐘

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。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,中國主會場活動將在南京博物院舉行,啟動首個合作項目——國云展平臺,結合實體展覽和在線展覽建設博物館新空間。 云展已成為人們接近文化、感受歷史的新時尚。

今年年初,受新冠引發肺炎疫情的影響,全國多家博物館相繼關閉線下展館,將許多展覽會搬到云端。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在線展覽平臺擴展在線展覽文案分六批推出300個在線展覽項目。 其中包括在線虛擬展覽項目188、數字全景展項目90、博物館大數據平臺、文物數字展示項目22。 展覽會覆蓋全國31個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,涉及歷史文物、革命文物、自然科學標本等多種門類的收藏和展品,滿足不同觀眾的訴求。

【快訊】國際博物館日:你“云觀展”了嗎?

5g現場巡演、3d實景展示、超清大圖、沉浸體驗、在線互動與… … 各種媒體和虛擬現實手段齊集上陣,讓人們不用出門就能品嘗文化盛宴。 網民在疫情期間想參觀故宮博物院的力量,她的愿望在云端實現了。 故宮博物院不僅在網上展示了全景故宮,還將賀歲迎祥紫禁城過大的年展搬到網上,讓觀眾自由穿過云層,體驗故宮春節的氣息。 展品比現場更清晰,全景體驗更好! 網民對云展覽表示贊賞。

【快訊】國際博物館日:你“云觀展”了嗎?

云展覽也方便了文化愛好者了解各地的博物館,消除了空間距離,讓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參觀心儀的博物館。 網民時代的腳步太快了,云展覽說可以先看一下,然后到實際感興趣的地方去看看。

除了在線展覽外,博物館的網絡直播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,中國國家博物館、甘肅省博物館、蘇州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舉辦了網絡直播,帶動了博物館的移動。 如布達拉宮直播首秀,60分鐘的總觀眾數達到92萬人,超過了布達拉宮每年150萬人次客流量的一半以上。 博物館的網絡直播為什么這么受歡迎? 浙江省小學生陳悠表示,從網絡直播開始,不僅可以享受以前沒有現場參觀過的展品,還可以享受一對一講解的vip班參觀體驗。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張嵐在看博物館的網絡直播。 目前,博物館展陳方法不能復制展示所有文物的知識、故事。 直播正好可以彌補這個。 互動對博物館很重要。

【快訊】國際博物館日:你“云觀展”了嗎?

博物館的集體網上沖浪給觀眾帶來了新的參觀體驗。 無論是在線展覽還是博物館的網絡直播,都為觀眾開拓進入博物館的新途徑、感受歷史文化提供了新的平臺。

(文/張瑩)

李志

標題:【快訊】國際博物館日:你“云觀展”了嗎?

地址:http://www.thelaststrawstore.com//myjy/17037.html